《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时期谢朓,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谢朓(南北)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选自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注释】

1。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山周回四里,上有三峰,南北接。

京邑:指金陵,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

2。涘:岸。王粲《七哀诗》(西京乱无象):“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河阳:县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京县:指洛阳。潘岳《河阳县诗》:“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以上二句以古人的望京比自己的望京,以霸陵、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洛阳比金陵。

3。覆:言其多。

4。芳甸:长满芳草的郊野。

5。“去矣”以下写怀归之情。

6。滞淫:淹留。

7。佳期:指还乡之期。

8。何许:犹“何所”。

9。鬒:黑发。

【谢朓介绍】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大康)人。曾任宣城火守,尚书吏部郎,世称“谢宣城”。齐东昏侯永元元年,遭始安王箫遥光诬陷,下狱死。其诗学谢灵运,风格清新秀逸,为当时人所爱重。梁武帝称:“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有《甜宣城集》五卷传世。

【鉴赏一】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诗歌的前八句写他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谢朓用“余”、“散”、“澄”、“静”等宇把黄昏天空和春江上的秀色佳气生动地传写出来,真有思侔造化之妙。然后诗人谢朓把眼光落到那花草繁茂的郊外:“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诗人谢朓用“喧”和“覆”字写出了日落时飞鸟纷纷投林的景色,而“杂”和“满”字则写出了群芳怒放的情形。

在诗人谢朓笔下,白日、飞甍、晚霞、江水、喧鸟、杂英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诗歌的后半部抒发诗人谢朓去国怀乡的怅惘之情。归期渺茫,日夜恩乡,诗人谢朓的头发怎能不斑白呢?诗歌围绕着“望”字着墨,章法严谨。诗歌对仗精工,讲求声津,与唐代律诗相近,所以后人说他“诗变有唐风”。

【鉴赏二】

1、《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主要是写在一个春天的傍晚,诗人谢朓登临三山,遥望京都建康,见到山川大地一派绚丽壮美的景色,胸中不由地涌起一股去国怀乡,归期渺茫的惆怅之情。

2、诗人谢朓在春天的傍晚,登山临江,回首眺望京城,看到的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第三至第八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无比壮美的图画。在绚丽璀璨的阳光照耀下,那飞动的屋脊历历在目,看得非常清楚。诗人谢朓仰望长天,看到美丽的晚霞铺展开去,犹如一匹色彩斑斓的锦缎;俯视大江,清澈的江水静静流淌,宛若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练。嘈杂喧闹的鸟群,覆盖了春色漾溢的水中小州;各色各样的花丛,布满了芬芳迷人的郊野。这一幅鲜明生动而层次井然的图画,充满了春天的色彩、春天的音响、春天的气息。

3、谢朓被山河的壮美所勾起的,是那种还乡无期的惆怅。谢朓用山河的壮美衬托出自己在仕途中惟恐遭到祸害的忧虑苦闷心情,更增添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这首诗的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