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唐朝王建全集,选自全唐诗:卷26_60)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鉴赏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讲的是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王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王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王建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鉴赏二】

诗人王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院中的树上乌鸦停止了聒噪,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秋露轻盈无迹,打湿了庭中的桂花。这是一幅宁静伤感的画面,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运人。抒发了诗人王建望月情怀的乡愁。

当时诗人王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通过渲染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营造了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

“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用“地白”二字写月光照射庭院的凄美意境,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联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树栖鸦”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一句中,这“桂花”可能既指庭中桂花,也指月中桂树。这就暗写诗人王建望月,使诗的意境更悠远,更耐人寻味。“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中,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并且诗人王建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自己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一个“落”字,化抽象为形象,新颖妥帖,富有动感,仿佛那秋思也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十五夜望月》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