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唐朝王少伯全集,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唐)的《闺怨》选自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注解】: 1、闺: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

2、"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

3、凝妆:盛妆。

4。陌头:意谓大路上。觅封侯:指从军远征,谋求建功立业,封官受爵。

5、悔教:悔使。

【韵译】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呵,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鉴赏一】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鉴赏二】 《闺怨》这首诗后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王昌龄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闺怨》这首诗耐人寻味之处。

【鉴赏三】 《闺怨》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贵妇,看到陌头的柳色青葱,盎然春意,才意识到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觉得再打扮也没有意思,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没有一点快乐了。“悔”为诗眼。诗中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鉴赏四】 开头“闺中少妇不知愁”,似乎与“闺怨”有矛盾。其实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为具体展示她的“不知愁”。“凝妆”就是精心打扮、刻意妆饰的意思。一个初春的早晨,她登上高楼观赏春色。这里有她的悠闲、快乐,但也透出她内心深处的无聊与孤寂。从写法上看,这是为下文青春的“悔”蓄势。

第三句正是全诗转折,“忽见”二字最为醒目。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凭栏远眺自然会看到它。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的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了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相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的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

这首绝句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或者说是一个生活细节,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中窥见少妇的内心世界,从突变联想到渐进,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诗的魅力也因此得以充分地展现。

【鉴赏五】 《闺怨》别致。写相思之情却从"不知愁"导入,便与后两句之忽然悔悟形成鲜明对照。二十八字写出一段情事,写出一段心灵历程。是一首世情诗,又是一幅风俗画,一个优美动人的小故事。景美,人美,情事更美。

【集评】 《唐诗摘钞》:"先反唤'愁'字,末句正应。……闺情之作,当推此首为第一"。

《唐人绝句精华》:"诗人王昌龄笔下活描出一天真少妇之情态,而人民困于征役,自在言外。诗家所谓不犯本位也。" 清人俞樾评《闺怨》曰:"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以无意写意则意真"。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闺怨》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