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雁》

(杜牧,选自全唐诗)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这是一篇关于动物的七律。 【注释】

须知胡骑纷纷在:一作虽随胡马翩翩去。

莫厌:一作好是。

【鉴赏】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唐武宗会昌八年,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南犯。边地的人民不堪骚扰,流离四散。杜牧时任黄州刺史,听到消息,十分关注和同情边地人民的命运。当他看到由北南飞的早雁时,触景生情而赋诗。

《早雁》这首诗首联描绘塞外惊鸿。仲秋时节,边地广袤,天空澄净,一群大雁凌空翱翔。突然,胡虏一阵乱箭,只见翎羽飘落,大雁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惶恐之情,“飞”———乱窜之状,“哀”———凄厉之声,透过诗人杜牧细腻的描写,我们仿佛能发现诗人杜牧那双充满关切和同情的眼睛。

颔联写惊飞离散的孤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夜色深深,月光清冷,冷宫幽暗,仙掌孤兀,失群的孤雁形单影只,空中间或传来几声雁的哀鸣??即便是国都,也是这么凄凉,这么冷清,怎不让那失家的大雁寒心!

颈联是诗人杜牧的联想。大雁是候鸟,秋南迁,春北归。诗人杜牧看到的是南迁的大雁,却已想到它们来年的北归。胡虏依然“纷纷在”,边关依旧动荡不安,大雁怎么能乘春风飞回家园呢?这种深深的忧虑不正是出于对边关人民的深切同情吗?

尾联是诗人杜牧深情的劝慰。既然有家不能归,那么就暂时先留下来吧。潇湘一带虽然空旷人稀,毕竟还有菰米、莓苔可以填腹啊。“莫厌”二字明为劝,其实又透着诗人杜牧对北雁可能不习惯潇湘空旷孤寂的担心。这样的体贴入微,更显得情真意切,蕴藉深厚。

诗歌通篇采用象征手法,借“大雁”这个意象,写出边关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悲惨境遇,抒发诗人杜牧的关切之情,表现诗人杜牧的同情之心。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早雁》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