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宋朝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 天涯何处无芳草:指芳草长到天边。
墙外行人:点明了苏轼自己在仕途上是个失意的匆匆过客。
【评解】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这首《蝶恋花》,代表了他词作清新婉约的一面,表现诗人苏轼创作上的多方面才能。《蝶恋花》这首词借惜春伤情,抒写诗人苏轼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上片惜春,下片抒写诗人苏轼的感伤。面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景色,诗人苏轼惋惜韶光流逝,感慨宦海沉浮,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注到词中。艺术构思新颖,使寻常景物含有深意,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
【集评】 王士祯《花草蒙拾》:“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东坡但解作“大江东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下阕墙内外之人,干卿底事,殆偶闻秋千笑语,发此妙想,多情而实无情,是色是空,公其有悟耶?
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本词是消春之作。不过,苏轼还借“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慰自勉。“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
【鉴赏一】 1、苏轼通过感叹春光易逝,寄寓他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恼恨心情;借佳人难见以抒胸中郁结之意,表达出意欲匡世济时的丈夫之气,这就是情境的优美。
2、上阕写了红花凋谢,青杏初结,紫燕轻飞,绿溪绕舍,柳絮飘扬,芳草无边,一派春末夏初的景象。语言徐舒起伏,有张有弛。红艳的花瓣已从枝头掉尽,“残红”是说红花已所余无几,不仅少,而且已褪色,这就隐隐蕴含着苏轼伤春的情绪。“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此句描绘了一幅秀丽的水乡春景,使读者的心情随之暂时舒展一下。然而径下是柳絮已飘落殆尽,遍地蔓生的青草一直连到遥远的天边,伴随芳草茂的必然是百花残,苏轼再次抒发了伤春、惜春之情。苏轼善于借景抒情,但又不是纯客观地描摹景色,而是在纤细中融入了深沉的感受。墙里秋千高荡,佳人笑声飞扬,使“行人”深为这天真悦耳的笑声所吸引,很想多听一会,借以排遣自己抑郁的情怀,但“佳人”笑声渐失,“行人”只能自怨自艾地发出“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叹息。苏轼细致地描写出这种微妙的心理,能使读者产生富有人生哲理的联想,达到奇情四溢的艺术效果。
3、苏轼《蝶恋花》这首词表明他不仅是豪放词的开创者,他的婉约词的纤细艳丽也不逊于婉约派大家。
【鉴赏二】 上片煞拍是名句。宋代惠洪《冷斋夜话》和《林下词谈》分别记录了两件与此句有关的故事,都有关苏轼的侍妾朝云。一则说朝云随东坡渡海之时,经常诵读"枝上柳绵"二句,为之泪流不止,病重之时,犹不释口。另一则是说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朝云歌《蝶恋花》,朝云歌喉将转,泪满衣襟。苏轼问其故,答曰:"奴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句也。" 据苏轼《朝云墓志铭》记载,朝云常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并能粗识大意,临终且诵《金刚经》四句偈以绝。苏轼在铭中也说:"浮屠是胆,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 下阕写了墙里墙外的佳人与行人之间无情与多情的一对矛盾,隐含了苏轼独特的人生感悟--心灵沟通之难。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蝶恋花》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