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宋朝苏东坡全集)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
淡云斜照著山明。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
蓝桥何处觅云英。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注释】 1。著:同"着"。附着,附上。
2。细草:尚未长成的草。
3。卯:相当于早晨五点至七点。
4。"蓝桥何处觅云英"一句:唐人裴鉶《传奇》中《裴航》一篇记载,唐长庆中,有裴航秀才,下第回家,与樊夫人同州,航献诗求见,樊夫人赠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宅,何必崎岖上玉清。"后来裴航经蓝桥,向老妪求茶,老妪遂唤女名云英者献茶,裴航见其娇媚异常,便向之求婚。老妪提出要他捣药百日,裴航如言,终与云英成婚,后双双成仙。此处意谓自己没有像裴航那样的好运。
【鉴赏一】 《南乡子》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五月,时苏轼在湖州。描写了酒后赶路的片断小景,清新而富有情趣。
上阙写雨后赶路。起句以"疑夜"来突现"雨暗"的程度。接句"便"字则又写出"报晴"的迅速。后两句则分别以"淡"、"明"、"细"、"软"、"轻"来描写"云"、"山"、"草"、"沙"、"马蹄",增强了画面的色调感,且显得恬淡柔和。
下阙写酒醒忆梦。开始两句:"还困"与"梦不成"照应,醒而思梦,但梦又不能继续的飘忽状态。梦见者何?"蓝桥何处觅云英?"告诉我们,梦的是"蓝桥"、"云英"。而梦既不成,云英又何处有?故"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回到赶路的描写,照应上阙中的"溪路马蹄轻"。
从词的意境中,可以看到佛老"静而达"的因子,而无"超然玄悟"的神秘色彩。虽有梦境与幻觉,但终归现实。
【鉴赏二】 《南乡子》这首词写于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湖州(今浙江嘉兴)知州期间。词中通过苏轼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宦海沉浮中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
上片首句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淡云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阳光透过淡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表达得贴切而有神韵。“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句写得清新轻快,表达出苏轼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卯酒醒还困”一句,写苏轼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梦境使然。“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事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得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苏轼《南乡子》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谓“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最后,苏轼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南乡子》这首词的结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苏轼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正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南乡子》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