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宋朝苏东坡全集)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释】 “不见居人只见城”一句:出自唐代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城、人皆不见。此处稍作变化,谓见城而不见人。

临平山,在杭州东北。苏轼《次韵杭人裴惟甫诗》"余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临平塔时为送别的标志。

亭亭:直立的样子。这里苏轼把高楼拟人化,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词人不会像高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送客,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离去的哀伤,也表达了词人不能像高塔那样目送友人远去的遗憾。

荧荧:指“残灯斜照”之光,这里又暗指泪光,因思念而泪流满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苏轼因思念友人而独守孤灯,彻夜难眠。

【背景】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

【鉴赏一】 这是一首送别词。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通判杭州,第二年陈襄接任杭州太守,二人虽为上下级关系,却又是酒朋诗侣,志趣相投,相契甚得。熙宁七年(1074年)陈襄移任南都,苏轼为此写了不少送别词,这是其中之一。王文诰《苏诗总案》云:"熙宁七年甲寅七月,追送陈襄移守南都,别于临平舟中,作《南乡子》词。"已是临歧挥别,故与酒筵饯别词的写法有些不同。

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临平山,变化欧阳詹句意,隐隐有物是人非之叹。"谁似"云云,以人比塔,写出与友人分手后的无限怅惘。

下片写归去之后情景。"荧荧"两字,既指残灯之微光,又指泪光之闪烁,顺势引出末句,以绵延不断的秋雨与思念之泪相比,新颖贴切,更显苏轼对友人思念之绵长。

这是苏轼早期词作,但已融入诗的笔法,显示出与传统词作"绮罗香泽之态"相异趣之处。下阕通过描绘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的景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以哀景衬哀情,烘托了苏轼感伤离别,思念友人的凄凉孤寂。

【鉴赏二】 《南乡子》这首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起首两句写词人对陈襄的离去特别恋恋不舍,一送再送,直到回头不见城中的人影,而那临平山上亭亭伫立的高塔似乎翘首西望,不忍郡守的调离。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接下来三句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意喻词人不象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象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远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苏轼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片写词人归途中因思念友人而夜不成眠。晚风凄清,枕上初寒,残灯斜照,微光闪烁,这些意象的组接,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了苏轼的凄凉孤寂心境。末句“秋雨晴时泪不晴”,用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加强了苏轼思念之苦的表现,读来叩人心扉,令人叹婉不已。

《南乡子》这首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将山塔、秋雨拟人化,赋予苏轼自身的感情和心绪,将无生命的景物写活。这种手法,表现出词人不凡的功力。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南乡子》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