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

(宋词:宋代李清照,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宋)的《乌江》选自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这是一篇关于怀古的五绝。 【背景】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乌江》,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典故】 项羽垓下战败,逃至乌江,乌江亭长驾船请他渡过江东。项羽说:“我当年与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自刎。

【鉴赏】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是“不愿”、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乌江》这首诗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表达了诗人李清照对西楚霸王项羽的赞扬和肯定之情。

【史考】 文引《诗女史》卷十一、《彤管遗编续集》卷十七、《名媛诗归》卷十八、《历朝名媛诗词》卷七、《绣水诗钞》卷一、乾隆《章丘县志》卷十二。

《彤管遗编》、《名媛诗归》、《章丘县志》、《绣水诗钞》题作《夏日绝句》。

(1)作:《彤管遗编》、《名媛诗归》、《历朝名媛诗词》作“为”。

(2)为:同上作“作”。

【鉴赏】 《乌江》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诗人李清照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李清照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小提示:如果您想查询《乌江》相关诗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是什么,可以在页面右上角的“诗词检索”中输入您要查询的诗句,回车即可查到该诗句的上句或下句。注意上半句和下半句输入时不要留有空格和标点符号!)